心脏能生,就能再造!人工心脏拯救心衰,让心脏再次搏动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心力衰竭已成为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约为3.3亿,其中心力衰竭患者约890万人。
此外,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心脏疾病的患者,也容易诱发心力衰竭。
理论上心脏移植给这些心脏病人提供了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但现实是,想要等到合适的供体,可以说比彩票中奖还要难。
2022年3月8日,首个移植猪心脏的心脏病患者也在移植手术两个月后去世了。
看过电影《钢铁侠》的人都知道,钢铁侠有一颗“机械心脏”,为他源源不断地提供能量,这或许也可以成为这些心衰患者的另一个选择。
心脏既然能长出来
就一定能被造出来
这句话来自人工器官之父——科尔夫,人工血液透析装置(也就是“人工肾”)就出自科尔夫之手。
人工心脏的发展经历了三代的发展。
上世纪90年代的第一代是大体积搏动血流装置、21世纪初的第二代采用轴流装置、最新的第三代是磁悬浮装置。第三代人工心脏目前已实现了国产,泵体直径34毫米、厚度26毫米、重量90克,差不多是一个鸡蛋大小。目前在国内已经完成了多例临床手术,一年半的成活率达100%。
“人工心脏”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
“人工心脏”被植入人体后,与心脏并联,一头连着心脏的左心室,一头连着人的主动脉。血液从左心室经“流入管”进入“人工心脏”内,“人工心脏”再将血液推出,经“流出管”输送至主动脉,从而辅助患者血液循环。
简单来说,“人工心脏”是一个人工制造的血泵,它可以部分或全部替代心脏做功,辅助维持全身血液循环。
对一个正常人来说,心脏每分钟搏动超过60次,泵出5升血液。换算下来,每小时搏动3600次,每天86400次,总共泵出7200升血。而置入之后的“人工心脏”,每分钟能泵血1—10升,辅助人体心脏功能泵血。
国产的“超小型磁悬浮离心式人工心脏”利用磁场让叶轮悬浮,从而提供良好的血液流动性能,部分替代患者的心脏功能。磁悬浮系统效率高、功耗低,且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对血细胞的破坏,不仅解决了血栓形成的难题,而且更容易安装在胸腔内,使其他器官受到的影响更小,患者的配带体验更舒适。
当然,拥有“人工心脏”,也有一些限制的地方。最重要的是要远离磁场,乘坐高铁等需要走人工通道。
2017年6月,阜外医院在国内率先将国产第三代磁悬浮人工心脏植入患者体内并获得成功。从术后对“中国心”患者的追踪随访结果看,患者生活质量已经可以媲美接受心脏移植治疗的患者。
人工心脏的未来
对于每一个心脏疾病患者家庭,手术费都是过不去的坎。
有消息称,美国的人工心脏约每套10万美元(约合70万元人民币),法国2013年的人工心脏手术费在14万至18万欧元(约110-140万元人民币),2019年,在日本换人工心脏费用折合成人民币要160多万元。总体来看,国际上人工心脏的某一装置的价格是80万元到100万元人民币。
在国内接受了磁悬浮人工心脏植入患者李新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人工心脏”一次手术下来,自己大概支付100多万元,但是后续的费用很少,日常服用抗凝药物一年也就2000多块钱。
李新生随身携带着电池
目前各方预测的中国心衰患者有1300万,达到需要使用人工心脏标准的终末期重症心衰患者有60万。
尽管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但如果人工心脏50万元,费用也还是相对较高。目前脑起搏器30多万,也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的。
但是,新的医疗器械上市开始都是比较贵的,因为要覆盖前期重金研发成本。随着产品产量和会做手术的医生逐渐增加,患者使用量增加,价格也会逐步下降,这是必然的趋势,有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
除了价格以外,人工心脏植入对医院以及医疗团队的要求也比较高,除了需要心外科、麻醉科、体外循环科的医生配合完成植入手术外,还需要心内科、影像科的医生对患者做出客观评价,做好患者术后康复以及长期随访管理。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心室辅助技术管理规范》(2021年版),新规范也对医疗机构开展人工心脏植入手术的技术门槛进行了明确规定:
比如要求医疗机构开展心脏大血管外科临床诊疗工作10年以上,床位不少于50张,每年完成的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病例不少于1000例;医生要有10年以上心脏大血管专业领域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取得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年以上等。
目前,人工心脏主要用于三个方面:
一是作为过渡治疗,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时间等到合适的移植供体;二是为急性心衰患者提供短期替代支持,待心脏功能恢复后撤除;三是为终末期心衰患者提供长期替代,支持患者携带人工心脏长期生存。
从上述它目前可以使用的场景看,目前出现的人工心脏只是过渡产品,临时替代,这离完全人造机械的、生物相容的永久人工心脏还是有一段距离的。
往期推荐